您当前位置:主页 > 人生回忆 >

人生回忆

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大型系列报道连载

时间:2017-08-15 14:06 作者:裴国栋 来源:中国报道新闻网 点击量: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本报北京讯)裴国栋 男,汉族,出生于1950年7月17日(农历6月初3日)。甘肃省清水县贾川乡裴家庄人。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先后任天水地委报道组新闻工作者、清水县委报道组组长、天水地区劳改支队办公室主任、天水地区司法处办公室主任、天水市法学会秘书长、天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天水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等职。2010年按副地级干部待遇退休。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近千篇文稿;起草撰写过大量的公文类文章。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曾多次受中央和省、市的表彰奖励。中央组织部﹑中央综治委曾给予嘉奖。
 


作者故居—    清水县贾川乡裴家庄
 

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系列报道之一


作者工作过的地方—天水市人民政府



2016年5月份少华社长采访作者裴国栋时的合影。


 

2017年8月4日中国报道新闻社社长少华同志,一画开天文化艺术协会执行

主席顾亚东,前往甘肃天水作者裴国栋家中看望并合影留念。


 
 

自       序
 


       我原定的书名为《往事回睦》,在修改时总感到平淡无味。文章中涉及的许多内容是自己成长过程中对社会、人生、世事的一种洞察和审思。即更名《岁月沉思》为本文的书名。

       书槁成文后“中国报道新闻社”以《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为标题分别在“中国报道新闻网”、“中视网”、“一画开天艺术网”三个媒体同步并机连载。对我鼓舞很大,督促我对此文进行了修改校正。

       《岁月沉思》实际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真实地记录了记事以来近六十年个人、家庭以及整个家族在社会变革中的悲欢离合。本书从家庭变迁、个人成长过程和事业奋斗中折射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变化过程及自己人生旅程中的成败得失。它用真实的史料,把人生经历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呈现出来,表现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血肉关系。实际是我人生的感悟,历史的见证、时代的记录,也是本人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

       时光流逝,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失了。

       在我短暂的一生中,走过风、走过雨;经历失败、体会成功;品尝过痛苦、享受过欢乐;走过泥泞、踏过坎坷、经历过挫折和万苦千辛才幸运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小路。远去的尘封往事值得品味,逝去的青春值得回忆,走过的路子留下了时代的印痕,藴含着成长的足跡。

       往事历历在目,心绪不堪回首,每当我闭上眼睛沉思,那故乡的炊烟、童年的月夜、父母亲的教诲,还有身后留下的串串人生足迹,以及那山间不知名的花草发出的淡淡清香和村前东流小河潺潺的水声……犹如一幕幕古老电影镜头似的在脑海反复显现,仿佛把我带到了已然逝去却永不会磨灭的远方。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幼年经历了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的忍饥挨饿;上学期间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在停课闹革命的浪潮中上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和“长征大串联”;退学回乡后,在生产队“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披星戴月,战天斗地,投入到改天换地的战斗行列;在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浪潮中当上当上了民办教师,不拿工资拿工分,在教书育人的行列工作了五年多时间;后来有幸被推荐上大学,成为特殊环境下的“工农兵大学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先后在新闻单位、政法部门工作三十五年时间。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从一名农村放牛娃到一名国家工作人员,经历了身份的变迁和各种政治运动。回想起来这些历历在目,件件在心。

       闲暇之余,和同事聊天,与家人交谈,就会谈及幼年时的家庭磨难;学生时代的学习生活;父母﹑兄弟姐妹的生离死别;参加工作后的岗位的变迁。这些往事,恍如昨日。故此在同事和家人的鼓励催促下,我坐在电脑桌前,生疏地敲起了电脑键盘,把学习打字与往事回忆同步而行,开始回忆走过的路、沉思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事件和人物。

       回忆走过的路,我珍惜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人生在世,与父母、妻子、儿女、同事和朋友之间相处实际都是一种缘分。坦诚地说,不论是在家庭、在单位还是朋友之间,我始终怀着一颗诚挚的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我深深地感谢曾经帮助、培养、教育我的领导和同仁,使我这个农民的儿子在政府部门有了一席之地;感谢所有关心过我的亲人、同事、朋友,帮我渡过工作和家庭的道道难关;感谢九泉之下的父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感谢我的兄弟姐妹,是他们起早贪黑挣工分供我上学;感谢我的家人与我风雨同舟,共患于难,共同支撑了这个家庭!

       在我的一生中付出与缘分紧密相连,我与任何人没有大的过结。我问心无愧,尽管太多的辛酸融进了昨日的犁铧;尽管难以抹去的忧伤充斥着我的心灵;尽管大半生的精力挥洒在征途上;尽管痴笑我傻的声音挥之不去……但我做人的唯一指南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到慰藉的是自己的正直与诚实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我没有著书立传之意,也没有在人前评功摆好之念,只是想把自己的经历述说给后代,让他们知道我们这代人坎坷的经历和辛酸的奋斗史,让他们不要忘记在人生道路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好人之恩。让他们牢记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开拓事业,成就美好未来,让他们从我人生的成败得失中吸取教训,走好自己的路。

       文章是现在写成的,而所讲述的许多事情,都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廿一世纪初的陈年旧事。当年所亲身经历过的人,有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有的也将是古稀之年。这其中的许多事件是对是错,历史大多已有定论。暂无定论的我也不多加评论,只好由后人去评说罢了。

 

贺国栋同学《岁月沉思》付梓

 

冯天真 于甲午秋月
 


黄河岸畔幸识君,
 

四十年来谊长存。
 

生计艰难半书泪,
 

事业有成一路平。
 

孝親未尽终抱憾,
 

仁爱永留昭后生。
 

大梦醒时向晚唱,
 

妙笔生花著乡亲。
 

 

★  冯天真:作者系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学。

 

记事篇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印记系列报道之(九)

 

  
       每当走在家乡的田野上,看着那肥沃的土地,成片的粮田,在秋日明净高远的天空之下,我的故乡—裴家庄,依偎在黄土高原腹地。四周群山连绵,逶迤起伏,座座山梁,梯田层层。绵延如带的层层片片梯田里,包米昂首,糜谷金黄,荞麦滴翠。这层层梯田是人与自然抗争的杰作,是一曲生命向自然求自由的壮丽颂歌。看到家乡农业基本条件的改变,不由得我想起了那场“农业学大寨”运动在我们家乡的开展。在那场改天换地,使旧貌换新颜的平整土地战斗中,我不仅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农业学大寨”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展的一场改造山河的运动。这场运动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历史了,我们从农村长大的人必竟经历过这段难以忘怀的群众运动。时至今日,重温那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和那段别开生面的运动,想让后面的人知道些这方面的事,尽管其中有很多问题我也说不清楚。但还是想拣一些自己知道的说一说,让后人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自然条件原本很差,全村的耕地都挂在虎头山一侧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由于当地耕地面积少,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粮食产量低,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山凿坡,修造梯田,经过多年努力,使贫瘠土地变成了蓄水保肥、抗旱保墒的“水平梯田”,粮食亩产大量增长。这样就成了我国旱作农业的光辉榜样。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在全国农村掀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热潮。

       1967年以前,我在校读书没有直接投身到学大寨运动当中去。当时,从收音机、广播里听到有关农业学大寨内容的节目。村庄巷道随时可见学大寨运动的标语,父母亲成天参加到打坝、修梯田学大寨的劳动工地。这些都加深了我对学大寨运动的记忆。

       1968年春天,我缀学回家当农民就直接投入到了“农业学大寨”运动之中,亲身感受了家乡的“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开展。劳动工地红旗猎猎,喇叭声声,人声鼎沸,热闹非凡。1968年秋,我当上大队小学的民办教师,但农民的身份没有改变,星期日和寒暑假仍然战斗在修建“大寨田”的劳动工地。1973年9月我虽被推荐上大学,后来参加工作离开了家乡,但父母亲和妻子儿女仍在农村,对农民群众学大寨,战天斗地的情况有深刻的感受。1976年9月,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新闻单位工作。这一时期,是全国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高潮时期,我采编了一大批学大寨的新闻稿件,这也加深了对“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进一步认识。

       我老家裴家庄属黄土高原地貌,境内沟壑纵横,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十年九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地方。“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十山九坡头,耕地滚了牛”是家乡的真实写照。

       裴家庄村前有一条从西向东长五十多华里的河流。两岸有十多个村庄,近三万多人,裴家庄座落在这条河流的中段北岸。这条河流,流量小、落差大,泥沙顺流而下,特别是遇到暴雨,山洪像一群脱缰的野马奔腾怒号,卷走了村民辛勤耕耘的土壤及肥料。“天上下雨地下流,肥土冲到沟里头”、“无雨苗枯黄,有雨泡黄汤”这是形容当年家乡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家乡人民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经过近十年努力,大部分土地被修成水平梯田。农业基本修件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乡变得更美好了。

       裴家庄和林河村水土相连,从历史上始终是同一个管辖段。学大寨时是一个大队,两个自然村。林河村为一、二生产小队,裴家庄为三生产小队。“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两个村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在一个锅里搅马勺。我们两个村的村民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近十年来不怕酷暑,不畏严寒,坚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每当回到故乡,看到那一块块平整的土地,我就会回想起当年修筑梯田的热烈场面:那一张张朴实的面孔,一辆辆穿梭的平田车辆,一个个挥舞铁锹汗流满面的父老乡亲,还有那一声声宏亮而富有节奏的号子声伴着那打夯时灵动的舞步……是那一辈人用汗水滋养了这块土地,我们应永远怀念他们。

       在农业生产管理上,把社员划分了农业、农田基建、多种经营和林业四个专业组。农业组承担春耕、夏种、秋收、冬灌等农业生产任务;农田基建组承担修梯田、筑坝等农田基本建设任务;林业组承担林果业生产任务;多种经营组承担队办企业的农副业的生产任务。根据任务和分工,合理搭配劳动力。按照各自的职责常年开展专业化生产。那时的专业化生产模式也正是当前正在提倡的大农业专业化生产的管理模式吗?可见当时的这种作法也有极其合理性,也值得现在学习借鉴。

       把强壮劳动力集中在了农田基建专业组,常年战斗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工地上。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村庄对面的堡子山一千多亩山坡地实现了梯田化。“十个陡坡坡,不如一个地窝窝”,饱受饥荒之苦的家乡人民,从堡子山的修建尝到了兴修梯田的甜头。于是兴修水平梯田的积极性更高,干劲更足。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了修水平梯田与林、水、路等相配套的综合治理田园的经验。从而使许多山峁坡地和许多小流域的旧貌在短期内焕然一新,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为最大限度拦截地表径流,提高蓄水保土和抗洪防旱能力创造了条件。

       盛夏六月,山川吐翠,走进家乡的沟沟岔岔,看山山青,看地地平,看水水绿,看路路通,看村村新。家乡母亲河稠泥河经过两岸人民多年来的治理,特别是经过“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兴修水平梯田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退耕还林措施的实施,极大地保持水土流失。如今,稠泥河平时基本没有多少流量,旱季断流,遇暴雨时,偶而也发大水,但也没有过去那样肆意为虐,侵害乡民。

       在这场全国性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人们改天換地的精神风貌﹑廉洁奉公的干部作风﹑鱼水般的党群关系﹑农业基本条件的改善等等是非常可贵的。我有时在想,学大寨兴修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改造自然的一场农业运动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如果这四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现在我国的农业、农民的生活又怎样呢?但也不可否认在这场运动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些地方不因地制宜,严重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盲目冲动,损害了群众利益。特别是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用“专政的手段办农业”等,伤害了广大农民的感情。

       裴家庄人永远不会忘记在小河沟和瓜瓜沟两个沟壑打坝的日子。小河沟和瓜瓜沟两个沟壑是家乡稠泥河流域最大的支流沟壑。林家河﹑裴家庄两个村的土地大部分分布在这两条沟壑两侧的山坡上。这两条沟壑两侧都是陡峭黄土坡,沟壑内平时基本没有流量,而雨季或遇到暴雨泥浆横冲直闯,顺流而下。在这两条沟壑筑坝蓄水淤泥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土生土长的乡亲们虽不知道什么测绘,也不懂得什么可行性报告,但最了解瓜瓜沟和小河沟两条沟壑的“脾性”,知道在这样的沟壑打坝蓄水是“瞎子点灯白费油。”

       当时,在没有任何设计方案和技术资料,没有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的指导情况下,盲目启动了这两座水库的修建工程。抽调近百名强壮劳力,日夜奋战,付出了血和泪的巨大代价。特别是在1970年前后,我们那里群众的生活状况非常差。三年生活困难时期主要是忍饥挨饿,而1970年前后村民既是饥荒,又是超负荷的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工程所需石料的问题,动用基干民兵把社员家里居住的房基石从墙脚下掏出运往水库工地。那时我当民办教师,放学回家看见院子一片狼藉,到处是泥土和砖头、瓦块。母亲一边拣拾烂砖烂瓦,一边流着泪水口中念念有词地说:“怎么把好端端的房基石挖走呢?难道他们就不怕挖走基石房子塌下来吗?唉,能不能让人过几天轻松日子啊!”我家的房基石被挖走后,没有及时处理,所以后来地基塌陷成了危房,致使东房倒塌,堂屋裂缝。直到2010年才进行了简单修缮。这两座水库果然不出乡亲们所料,还没完全竣工在一场暴雨中就结束了它的使命。

       这场“农业学大寨”运动已过去将近半个世纪了,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吸取许多经验教训。毛主席发动这场农业运动意在学习大寨人艰苦奋斗劳动致富的精神,改变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农村一些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吃“农业学大寨”运动的那个时期的老本。兴修的水平梯田增产情况有目共睹。特别是当时的干部作风,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万众一心的精神风貌仍然值得发扬光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大家不怕苦,不怕累,万众一心,不计报酬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尤其是官员亲临第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干群关系亲如鱼水的优良作风,在今天,在今后仍然值得继承和发扬。

       可叹的是,现今社会一些地方已近丢失了这一传统,取而代之的是唯利是图、奢侈浪费和令行不止。其结果是:一些地方百姓形如散沙,官员贪污腐化,商家弄虚作假,社会治安混乱。每当回首过去,总会有令人感到痛心却又有些怀念的东西萦绕心头。

       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已经成为历史。但从整个运动方向看来,还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一是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纠正了“等、靠、要”的思想,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大变,农业生产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二是大搞农业基本建设,改变了生产条件,如山区的修梯田、川道地区改河造地、小型水利工程、机井建设等对此后多年的农业增产都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三是基层干部参加生产劳动,联系群众,不搞特殊化,这种作风,值得永远保持。

       农业学大寨,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在我的脑海里,仍然若隐若现。特别是那个时期留下的印迹随处可见:水库、坑塘、寨田、河坝、水渠、提灌站等等,每当看到这些现在还默默奉献的基础设施,总能感受到那种战天斗地、热火朝天的场面,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在激励、感染着人们。
 

【责任编辑:刘海洋】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新闻社 电子邮件:zgbdxws@126.com  监督电话: 010-52872529 法律专职律师:覃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京ICP备15044995号 公安部:京公安网安备:11011202001965号 技术支持:信诚网络 Power by DedeCms